English

黄骅古贝壳堤保护有待加强

1998-07-05 来源:光明日报 蔡侗辰 我有话说

本报黄骅7月3日电(记者蔡侗辰)“建设万里文明海疆”记者团今天到河北黄骅市古贝壳堤采访。

令记者们失望的是,这条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的黄骅古贝壳堤目前已残破不堪。放眼望去,不足一公里长的堤坝,到处是裸露的沙土,密密麻麻的贝壳深掩其中,挖掘、毁坏痕迹处处可见,疯长的野草覆盖在堤坝上面,若不是一块写有“古贝壳堤简介”的木牌指示,我们险些错过这条驰名世界的古堤坝。

在附近锄草的一位老农告诉记者,自他记事时,这条贝壳堤就已存在,他也说不清这条堤坝有什么用处,只是用堤上的土种庄稼,庄稼长得特别好,拌在鸡食里,鸡长得壮,用它做建筑材料房屋结实。政府实施保护前,堤上的土每吨可卖到100元钱。这位老农还自豪地告诉记者,堤下这片近1000亩耕地,都是他们村里的人辛辛苦苦挖堤换来的。

黄骅市海洋局局长向记者介绍说,70年代,这里还保存着6条古堤坝,它们由西向东与海岸线基本平行,每条都长约40公里,裸露地表的约有3米,地下约有2米。农业学大寨时,当地农民看中了这些开采容易,成本低的贝壳堤,大肆挖掘。1995年全国人大代表陈超英等同志提出了加强黄骅古贝壳堤保护的建议提案。为保护古贝壳堤这一海洋生态遗迹,黄骅市政府建立了古贝壳堤保护组织,划定了保护范围,制做了界碑,配备专人定期现场巡视,并于1995年8月发布通告,明令禁止沿海乡镇和群众挖掘古贝壳堤。此时,黄骅市境内的6条古贝壳堤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上的部分大多已不复存在,仅存现在所见的这不足一公里的地方。

有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已知存在的古贝壳堤只有在北美洲的美国、加勒比地区的苏里南及太平洋西岸的我国存在。它是渤海湾西岸7000多年成陆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独特的景观。是海浪、潮汐作用经过长期风化形成的天然风挡,它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涵的地质古信息为世界罕见,研究古贝壳堤的形成,可反映地区的海面升降,古气候的变化,对于研究古环境并预测今后的变化趋势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4年和1996年我国数位地质研究人员曾分别到这里进行考察并提出过良好的建议。目前这里的盗挖毁堤行为虽已停止,但进一步保护仍需各方支持。有专家建议:应在此地设立自然保护区,这样既可保护这条残存的古贝壳堤也可供研究者做进一步研究之用。据悉,这一建议正在付诸实施过程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